理论力学 第五节 平面任意力系

平面任意力系

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

平面任意力系

力系中各力(偶)的作用线(面)处于同一平面且任意分布时,这样的力系称为平面任意力系

武汉长江大桥,上下两个桥面的主桁架结构,它所受到的力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两个平面任意力系。
哈尔滨松花江铁路桥,桥中两个主桁架所受到地内力和外力,都可以认为在这个桁架所在的平面内,构成了两个平面任意力系。

那么如何来对平面任意力系来进行简化呢?

力的平移定理

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的点A的力FF平行移动到任一点B,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,这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运来的力FF对新作用点B的矩。MB=MB(F)=FdM_B = M_B(F) = Fd
证明:在刚体上A点作用有一个力FF,利用加减平衡力系原理,我们可以在B点加上一个FF'FF'',它们与FF的大小相等,方向平行,这样就与力FF构成了一个力偶,利用力偶的等效定理,可以用一个力偶的符号来表示,这样就相当于,将作用在A点的力平移到了B点,并且作用效果保持不变。

  • 力的平移定理提供了将力在刚体内等效移动的方法。是任意力系简化的基础,在静力学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力的平移定理的应用实例

打乒乓球时,高手容易打出弧线球,这是因为在击球过程中,拍面的法线方向与击球法向存在很大的角度,更多的是依靠拍面与球的摩擦力来使其移动,利用力的平移定理,将摩擦力平移到乒乓球的球心,为了保持力的作用效果不变,需要加上一个力偶,大小等于摩擦力对球心的矩,这样使球沿着击球方向运动,而力偶使球产生旋转。

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· 主矢和主矩


如图所示平面任意力系,将F1F_1平移到O点得到F1F_1',大小不变,同时需要附加一个力偶M1=MO(F1)M_1=M_O(F_1),大小等于F1F-1对O点的矩。

依次将所有力如此处理,得到了一个平面汇交力系,而M1M_1MnM_n构成了平面力偶系。

也就是说,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可以等效地代替一个平面任意力系。而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一个合力FRF_R,而平面力偶系也可以进行合成,合成为一个合力偶。即
FR=Fi=FiF_R' = \sum F_i' = \sum F_i
MO=Mi=MO(Fi)M_O = \sum M_i = \sum M_O(F_i)
我们不再把这个力叫做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,而是称之为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主矢,即FR=FiF_R' = \sum F_i。类似地,合力偶称为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主矩,即MO=MO(Fi)M_O = \sum M_O(F_i)

主矢和主矩是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特征量,它们可以等效替换一个任意力系。
主矢在力系所在平面内,大小与简化中心无关。
主矩作用面也在力系所在平面内,大小一般与简化中心有关。
小结: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O简化,可得一个力和一个力偶。力为力系的主矢大小与简化中心无关,但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;力偶为力系对O点的主矩作用点任意,但大小一般与简化中心有关
主矢的计算方法一般和计算平面汇交力系的方法相同,采用解析法
FRx=Fix=Fix=FxF_Rx' = \sum F_{ix}' = \sum F_{ix} = \sum F_x
FRy=Fiy=Fiy=FyF_Ry' = \sum F_{iy}' = \sum F_{iy} = \sum F_y
主矢大小:FR=(Fix)2+(Fiy)2F_R' = \sqrt{(\sum F_{ix})^2 + (\sum F_{iy})^2}
主矢方向:cos(FR,i)=FixFRcos(FR,j)=FiyFRcos(\vec F_R',i) = \frac{\sum F_{ix}}{F_R'} \quad cos(\vec F_R',j) = \frac{\sum F_{iy}}{F_R'}
作用点:一般令其作用于简化中心上
主矩:MO=MO(Fi)M_O = \sum M_O(F_i)

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实例:固定端约束

埋入地下的电线杆,伸出楼面的阳台,正在车削的工件,舵机的按钮,钉在墙壁上挂东西的钉子。当他们受到来自同一个平面上的主动力时,其约束力就是一个典型的平面任意力系。这样的约束就称为平面固定端约束,它既限制了物体的移动,又限制了物体的转动。可以利用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理论,对这类约束问题进行简化求解。
为了求解这类问题,首先需要将约束端的受力进行简化,约束端的受力是个复杂并且未知的平面任意力系。不管这个力系如何复杂,我们总可以向一点,比如A点进行简化,得到一个力FAF_A和一个力偶MAM_A,可以用两个分量FAxF_{Ax}FAyF_{Ay}表示,这样一来,这个复杂的任意力系可以用三个未知量来等效地替换。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求解。因此可以看来,平面固定端约束比光滑铰链约束多了一个限制的力偶。因此两个约束有本质的区别。

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分析

第一种情况: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主矢FRF_R'和主矩MOM_O,当主矢FR=0F_R'=0MO=0M_O \not ={0}表明简化的结果是个合力偶。如果不向O点简化,而是向平面内任意一点O1O_1简化,显然主矢仍然为00,因为主矢的大小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,所以向O1O_1点简化,结果仍然是一个力偶,那么主矩是多少呢?因为主矢为00所以平移后主矩的结果仍然是MOM_O,这表明在这种情况下,该力系向任意一点简化,所得到的力系仍然是相同的力系,也就是说这其实是是一个力偶系,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。所以平面力偶系是平面任意力系的特殊情形。
前面提到过,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,主矢的大小和简化中心无关,而主矩的大小和简化中心有关,但是在平面力偶系的情况下,主矩大小与简化中心无关

第二种情况: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主矢FRF_R'和主矩MOM_O,当主矢FR=0F_R' \not =0MO=0M_O ={0}表明简化的结果是个合力,作用线过简化中心。也就是说作用在O点的力FRF_R'与这个力系等效,那么这个合力是否一定要作用在O点?不是的,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具有平移性,也就是FRF_R'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平移,不改变作用效果,仅仅要求它的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,作用点只要存在于刚体上即可。

第三种情况: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主矢FRF_R'和主矩MOM_O,当主矢FR=0F_R' \not =0MO=0M_O \not ={0},利用力偶的等效定理,我们可以用FRF_RFRF_R'',其中FRF_RFRF_R''的大小与主矢FRF_R'相等,方向平行,力偶臂d=MOFRd = \frac{M_O}{F_R'},这样就将主矢和主矩等效替换成了三个力,其中FRF_R'FRF_R''构成了一个平衡力系,由加减平衡力系原理,因此可以将这个平衡力系拿掉,就变成了单个的力FRF_R与这个力系等效,因此简化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合力,只不过作用线至简化中心有一定的距离,距离大小为MOFR\frac{M_O}{|F_R'|}
其实主矩MO=FRdM_O = F_RdFR=FR=FiF_R = F_R' = \sum F_i,这阐述的就是合力矩定理,合力对某点的矩,等于所有分力对这一点矩的和。MO(FR)=MO=MO(Fi)M_O(F_R) = M_O = \sum M_O(F_i)
也就是说该情况简化为了作用线不过简化中心的合力

第四种情况:一个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主矢FRF_R'和主矩MOM_O,当主矢FR=0F_R' =0MO=0M_O ={0},这表明了不需要任何力或者是力偶来与这个力系等效,表明这个力系自身就是平衡的,既然平衡的话,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。

因此,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只能是合力、合力偶、平衡三种情况。

总结 FR=0,MO=0F_R'=0, M_O \not ={0} FR=0,MO=0F_R' \not =0, M_O = 0 FR=0,MO=0F_R' \not =0, M_O\not ={0} FR=0,MO=0F_R'=0, M_O = 0
结果 合力偶 合力 合力 平衡
特点 该力系向任意一点简化,所得到的力系仍然是相同的力系(力偶系) 作用线过简化中心,也就是FRF_R'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平移,不改变作用效果 作用线不过简化中心的合力,作用线至简化中心有一定的距离,距离大小为MOabs(FR)\frac{M_O}{abs(F_R')} 表明了不需要任何力或者是力偶来与这个力系等效,这个力系自身就是平衡的
简化中心 与简化中心无关 作用线过简化中心 作用线距简化中心有一定距离 与简化中心无关


解:

  1. 建如图所示坐标系,向O点简化。

   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,并不是一个任意力系向任意一点简化都能得到一个合力,只是在某些特殊的位置,结果才可能是一个合力。目前我们还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点,但是为了简单,我们可以首先将这个力系向O点简化,得到向这一点转化的主矢和主矩。
    力系中F2F_2比较特殊,首先我们确定F2F_2xx轴的夹角θ\theta,由几何关系可知
    θ=ACB=arctanABBC=16.7°\theta = \angle ACB = arctan\frac{AB}{BC} = 16.7°
    主矢的计算方法,先分别计算主矢在xx轴和yy轴上的投影
    FRx=Fix=F1F2cosθ=232.9kNF_{Rx}' = \sum F_{ix} = F_1 - F_2cos\theta = 232.9kN
    FRy=Fiy=P1P2F2sinθ=670.1kNF_{Ry}' = \sum F_{iy} = -P_1 - P_2 - F_2sin\theta = -670.1kN
    主矢FRF_R'的大小为:FR=(Fix)2+(Fiy)2=709.4kNF_R' = \sqrt{(\sum F_{ix})^2 + (\sum F_{iy})^2} = 709.4kN
    主矢的方向余弦分别算得:
    cos(FR,i)=FixFR=0.3283cos(\vec F_R', \vec i) = \frac{\sum F_ix}{F_R'} = 0.3283
    cos(FR,j)=FiyFR=0.9446cos(\vec F_R', \vec j) = \frac{\sum F_iy}{F_R'} = -0.9446
    得到主矢与xx轴正向夹角为α=70.84°\alpha = 70.84°,主矢与y轴负向的夹角为β=19.16°\beta = 19.16°

注意:在求力矩的时候,就要先看一个力绕作用点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,顺时针就是负的,逆时针就是正的。
主矩的大小 MO=MO(Fˉ)=3F11.5P13.9P2=2355kNmM_O = \sum M_O(\bar F) = -3F_1-1.5P_1-3.9P_2 = -2355kN·m
主矩为负值,表明主矩是顺时针的,这样力系向O点简化的主矢和主矩都求出来了。
2. 求合力及作用线位置
向O点简化得到的主矢和主矩可以进一步简化得到一个合力。这个合力的大小、方向与主矢是相同的,合力的作用线到O点的距离为
d=MOFR=2355709.4=3.3197md = \frac{|M_O|}{F_R'} = \frac{2355}{709.4} = 3.3197 m
那么合力的作用线到O点的距离xx由几何关系很容易得到
x=dcos(90°70.84°)=3.514mx = \frac{d}{cos(90°-70.84°)} = 3.514 m

3. 求合力作用线方程
合力显然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上下移动,不管作用在哪个点,它的效果是一样的,它的力到O点的矩总是保持不变的,等于力系向O点简化的主矩,因此可由这个关系列出合力作用线方程

MO=MO(Fˉ)=xFRyyFRx=xFRyyFRxM_O = \sum M_O(\bar F) = x·F_{Ry} - y·F_{Rx} = x·F{Ry}'-y·F{Rx}'
2355=x(670.1)y(232.9)-2355 = x(-670.1) - y(232.9)
670.1x+232.9y2355=0670.1x+232.9y-2355=0

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

如果刚体在一个平面任意力系的作用下平衡的话,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?

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

由上一节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我们知道,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是一个主矢和一个主矩,但主矢和主矩同时为0时,这个力系平衡,并且与简化中心无关。也就是说力系平衡的话,向任意一点简化,都是相同的结果。
因此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:力系的主矢和对任意点的主矩都等于零